么想法。”王布犁悠悠的道:
“除非是那种宦官弄权,就可以立即弄死的诏令,亦或者选择年长人继承皇位。”
朱元璋也知道皇帝年幼,权力旁落,就容易让有心人给代替行使。
但是对于王布犁所言年长者继位,他就当没听见。
如此一来,那指定会天下大乱的。
果然,在朱元璋看来,王布犁丝毫没有什么政治斗争经验,连这种糊涂之言都能说出来。
幸亏这小子也不怎么上道,根本就把控不了皇宫。
这样的人,用起来朱元璋也放心。
“最根本的缘由还是军官腐败无能。”
王布犁跟着军官贪官一顿吐槽。
卫所军卒逃亡,屯田破坏,无一不和军官腐败有关。
卫所的军官惟知肥己,对士兵或占纳月钱,或私役买卖,或克扣月粮,或减其布絮,名目繁多,不一而足,致使士卒衣食无着,只有逃亡。
而对逃亡的士兵,军官一则可以取贿赂,一则可以吞噬月粮,不加过问。
另一方面,明廷对军官没有严格的训练,制度虚设。
外而卫所虽蒙设学,未见考试其成功内而京师虽已训教,未蒙设立武学。盖学制之设未备,则教法之条不立,武举之科未启,则得人之效未著。
加以承平日久,将领不想学也不愿学军事,多数人无驭军之才,无用兵之道,只不过充数而已,是以遇敌作战往往败北。
“大明对于文官集团的贪官都加以惩处,对于军官要求不怎么严格,他们上下一起勾结在一起搂钱,一旦形成一股势力,那必然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发生。”
朱元璋听下来也没多反驳什么,目前是查漏补缺的阶段。
即使他心里有些不得劲,毕竟这些制度都是他拍板定下来的。
如今全都成了问题,心中如何能不发酸。
但是朱元璋嘴上还是表示大度,让王布犁接着说。
“士卒战斗力减弱。”
卫所军队不仅因士卒逃亡,兵额不足,而且因世袭,士兵终身服役,多老弱之辈。
就是对这老弱青壮参差不齐的士卒,也没有严格的训练。
洪武时期,虽规定了一系列训练制度,但已有日趋削弱之势。
到正统年间,士兵或被军官占役,或转贩货财以为商,或习学技艺以为工,训练制度更加废弛,致使手不习攻伐击刺之法,足不习坐作进退之宜,目不识旗帜之色,耳不闻金鼓之节,情同鸟合之众。
这样的士兵如何能抵御蒙古精骑的冲击呢!
宣德以来,没有大的战争,大明社会基本是安定的。
在这种形势下,卫所军制的固有弊端一世袭和军卒待遇低下全都暴露出来了。
军官也日趋腐化,加上政治腐败,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,使得兵额减少,屯田破坏,卫所制度在衰落,军队失去了它应有的战斗力,以致在也先大举进犯时,一败再败。
“世袭制度?”
朱元璋总算是回过味来了,王布犁一直都在讲制度有问题,皇帝英明也就罢了,能靠着武力解决大部分问题。
可一旦连天子都暗弱,那还解决个屁的问题,大明走下坡路完蛋了。
“他们都是跟着朕一起打天下的功臣,如何能让他们的子嗣享受不到与大明同休的好处?”
朱元璋坐不住了,站起身来溜达了几圈:“你所说的废除世袭制度指定是不妥当的。
但是也不能让他们直接上岗,还是得去军校学习一二。
至于士卒全都变成了老弱病残,咱看过戚继光等人募兵制度,给士卒钱财,倒是能打胜仗,可朝堂也没有那么多钱养那么多人。”
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瞥了王布犁一眼:“世袭制能保住大明兵源,每年都花钱养那么多士卒,那得是天文数字,而且咱也担心会出现魏博牙兵的事件。”
“那我就不知道有什么解决办法了。”
王布犁当然知道朱元璋作为一个开国皇帝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,定下了许多祖制都不能改。
偏偏有一个叛逆子孙嘉靖,很多时候都要给祖制挑出错来,对着干。
朱元璋能明白王布犁话里的意思,天下哪有什么都能防的住的制度啊!
“罢了罢了,此事先回去多想一想。”
朱元璋扶着自己的额头道:“大起大落之下,咱精神头有些累了,先歇了吧。”
然后他就消失了。
朱棣坐在一旁,瞧着王布犁:“妹夫,咱还是觉得丢脸。”
“还是看的少了。”
“你不用安慰我。”
朱棣对于王布犁的话摇摇头:“咱从历史上寻,也就是这么独一份,让咱给赶上了,你让我如何做?”
“老四。”王布犁瞥了他一眼:
“方才伱尽顾着自责,没听明白我与你爹话里的意思吗?
我们
第382章 382过去无法改变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